BDSC2018
往届风采
大会讲者
张翼成 教育部长江学者第七批讲座教授,瑞士弗里堡大学终身教授
演讲题目:消费市场与人际关系的颠覆:个人智能助手来袭
摘要:新信息理论把信息与信息中介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的供需关系。目前主流电商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往往与商家利益绑定,消费者利益远得不到最大满足。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可能会更加剧信息中介的站位倾斜商家。基于新理论我们提出一个相反的消费市场模式:信息中介完全站在消费者一方,那么就改称为‘个人助手’更为恰当。我们细分析个人助手的模式与前景,会看到虽然起步门槛较高,新模式会对消费市场与人际交往带来颠覆的改变,加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更是如虎添翼 |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杰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大数据与经济监测预测预警
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大数据在经济监测、预测与预警中的一些应用,也会介绍一些值得开展的研究工作。 |
罗家德 清华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理论驱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论
摘要:计算社会科学因为大数据的使用而得到极大的关注与长足的发展,它把社会科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与大数据分析融合在一起,从而一方面为大数据分析开启了很多新的议题,理论指导下的定性、定量调查也可以为数据挖掘的结果提供校准的扎根真相。另一方面,大数据可以透过数据挖掘的结果找到建构理论的线索,更可以提供验证理论的资料。进而理论可以指导预测模型的建构,去推论并解释更多的现象。本报告以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网络数据为例,展示了数据挖掘、社会学理论与预测模型间的三角对话,从风投产业中的圈子现象入手,指导数据挖掘寻找「产业领袖」的算法,并使用定性调查提供扎根真相以校准算法。又以数据挖掘方法找出风投公司的最显著的联合投资的原因,将之与嵌入理论加以对话,得出三个理论假设-风投会找经常合作的,关系距离近的合作,以及三步之外的间接关系即无合作可能,加以验证得到肯证。 |
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
演讲题目: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结合本人参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制订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推进落实工作,阐述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现状基础和发展形势,阐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结合智慧雄安规划,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推进策略建议。 |
潘永花 阿里研究员
演讲题目: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创新实践
摘要:待定 |
朱金清 滴滴智慧交通首席工程师
演讲题目:大数据驱动的滴滴智慧交通实践
摘要:主要介绍滴滴的大数据和智慧交通的概况,同时介绍在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方面的大数据应用,最后介绍与各地行业的合作。 |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基于千万简历数据的社会经济洞察
摘要:待定 |
贾韬 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演讲题目:科学复杂系统中的科学学
摘要:认识科学中的客观规律影响着如何培养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如何资助科研工作、如何评价科研成果以及如何引导研究方向。现代科学在过去几十年间实现了指数性的增长,提供了诸如科研论文、专利、项目申请书等丰富的“学术大数据”。不仅仅在尺度上增长,现代科学也毫无疑问的成长为一个复杂系统,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越来越强的交叉关联,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创新与渐进的知识不断积累,科学工作者在知识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迁移,以及他们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合作。这为数据驱动的、定量的研究科学复杂系统提供了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在本报告中,我将主要详细介绍利用大规模论文数据,发现的中国科研论文产出与其它国家的不同趋势,以及相关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
吕欣 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演讲题目:Poverty Mapping: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 (SDG1) of the United Nations
摘要:贫穷是影响人口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然而,在中低收入国家(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LMIC),对于贫困人口的测量和干预还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普查数据。由于许多LMIC的普查数据极为过时和不可靠,这促使我们尝试使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实现对人口分布和特征的抽取。报告将结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对结合移动大数据和卫星数据实现对LMIC的高精度人口分布和收入阶层划分的前沿方法进行介绍。 |
白 硕 上海证券交易所
演讲题目:背靠背数据协同
摘要:待定 |
袁晓如 北京大学
演讲题目:绘制城市脉动
摘要:通过数据理解社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几乎全程记录人类活动全过程。而发掘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分析。无论是利用各种轨迹数据研究城市运行,利用交易数据理解商业交换规律,通过社会媒体数据解析社群活动,还是通过数据进行政府决策、安全态势评估,人们需要从庞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清晰和结构化的信息和知识。然后复杂数据自身的特点使得它难以被自动分析,人的参与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需要等到更多重视。可视化与 可视分析技术的目标是使数据分析过程透明化。它结合了可视化、人机交互和自动分析技术。在一个典型的可视分析流程中,自动分析的结果通过可视化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技术评价、修改和改进自动分析模型,从而得到新的自动分析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可视分析技术将人的经验智慧与机器的运算能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其中,由人来定义分析任务和识别复杂的模式,由机器来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则成为人与机器合作的桥梁。我们将通过对社会媒体数据中信息的流程扩散、事件演化发展的可视化,城市中人群的流动变化等为案例,讨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如何绘制城市脉动,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活动。 |
徐 君 中国科学院
演讲题目:强化排序学习及其在搜索结果多样化中的应用
摘要:待定 |
演讲题目:信息茧房与社会极化:计算传播研究的前沿问题还是老生常谈?
演讲题目:信息茧房与社会极化:计算传播研究的前沿问题还是老生常谈?
摘要:信息茧房、社会极化等“新名词”在传播学中早有深入研究。网络时代提供了重访这些重大问题的新数据、新工具,然而至今似乎并无新的重大发现。这种尴尬现象其实在新兴的计算社会科学中非常普遍。我们到底是身处飓风中心而不知大难临头、还是过度敏感见风就是雨? |
演讲题目:舆情研究的前世今生:随机样本、代表性与理论模型
演讲题目:舆情研究的前世今生:随机样本、代表性与理论模型
摘要:舆情监控可谓“古已有之”。计算科学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其成为一个“新兴行业”。本报告聚焦网络数据收集代表性问题,兼谈社会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异同。 |
演讲题目:假作真时真亦假:在线虚假信息的判定与传播效果
演讲题目:假作真时真亦假:在线虚假信息的判定与传播效果
摘要:虚假信息的传播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影响着社会正常运作。深入理解虚假信息的传播机制并遏制其传播是传播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共同研究目标。本研究将从虚假信息内容特征、传播者用户特征以及虚假信息传播效果三个角度系统综述计算方法对于虚假信息传播研究的推进,探讨未来可行的跨学科合作模式。 |
演讲题目:“三观”的形塑:媒体与社交网络共同影响下的观点演化
演讲题目:“三观”的形塑:媒体与社交网络共同影响下的观点演化
摘要:个人的观点不仅受社交网络的影响,同时也受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影响。本报告将从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两个角度综述观点演化研究的进展,突出计算社会科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演化建模的贡献,揭示不同学科在观点演化研究中侧重点的差异。 |